可能因為一次單位體檢或乳房自檢摸到的腫塊,來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,縈繞在心里的想法太多了,我要去做哪些檢查?做那么多檢查有什么用?好的結果出來了皆大歡喜,可要是壞結果我該去怎么面對?你現在也許正處于焦慮、迷茫中,可能還會有點自責,下文也許正是你想要的答案與些許安慰。
確診將要面臨什么檢查?
這些檢查有什么意義?
醫師會開出一些檢查單,以明確診斷。首先是影像學檢查:例如B超、鉬靶x線片或核磁共振成像(MRI)、病理學檢查等,具體選擇哪幾種是根據你的情況而定,也不一定全都得做。當B超或鉬靶發現可疑病灶時,通常建議行MRI或病理穿刺活檢。MRI有助于定位,幫助明確病灶性質及其胸壁的關系,這對你接受保乳手術或化療前準備有重要參考意義。
病理學檢查是診斷乳腺癌必不可少的標準,可以明確腫塊的良、惡性質,還能了解到患者癌細胞受體的類型和基因表達情況,如:雌激素/孕激素受體(ER/PR)、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(HER-2)等,這些信息數據是指導乳腺癌個體化治療的關鍵。
常用的病理學方法有穿刺活檢和切開活檢。穿刺活檢最為常用,顧名思義,是醫生將活檢針(空心針/細針)通過皮膚刺入腫瘤進行活檢;而切開活檢則適用于需要較多組織才能明確診斷的少數患者。
此外,實驗室檢查如:血常規、腫瘤標志物、血清激素水平、肝腎功能等對了解患者腫瘤負荷、全身情況和重要器官功能等方面有重要指導作用。
腫瘤是迅速變化的,以上檢查具有重要參照意義,應該在首診時就明確,而不是治療后才去了解。
檢查將面臨什么后果?
若得知不是乳腺癌,應該感到高興,而不是埋怨“白做了那么多檢查”,無論花費多少財力、精力,為了這個好結果本身就是值得的。此時根據檢查結果,按相應疾病處理即可,但今后需要定期臨床體檢、平時注意養成自檢習慣。
若檢查結果確診為乳腺癌,應感到欣慰,因為隨著治療進步,在傳統外科手術治療的基礎上,化學、內分泌治療、放射治療、分子靶向治療等治療手段相結合,乳腺癌治療已走向多學科綜合的個體化治療時代。患者預后已經得到極大改善,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被當做“慢性病”看待。可在“既放寬心但又不放松警惕”的心態下,積極配合醫師進行接下來的治療。
依據什么制定個體化治療?
所謂個體化治療就是根據不同病理、病期、病情及病人的全身狀況,在獲得最佳的療效的同時,盡可能減少治療帶來的不良反應,提高生活質量,盡可能的節約醫療資源。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之前,醫師會綜合評估腫瘤的病理分型、臨床分期,患者的基本情況和治療意愿,以及經濟狀況等。
分期是根據病理檢查結果得出的。TNM分期系統是描述癌癥的一種方式,可以幫助醫師決定最佳治療手段、預測患者預后。TNM三個字母分別代表腫瘤自身大小(T)、腫瘤周圍淋巴結及癌轉移(N)和腫瘤是否擴散至其他部位(M),通常病理p分期優于臨床c分期。
醫生再根據分型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。治療手段主要包括手術、化療、放療、內分泌治療、分子靶向治療和傳統醫學治療,幾種方法并不對立,通常需要綜合考慮。當病變局限于局部區域或區域淋巴結時,以局部治療(手術)為主,輔以術前、術后的全身治療;當病變較廣泛或已有遠處轉移時,則以全身化療和內分泌治療為主,局部治療為輔,必要時考慮手術或放療等其他治療式。
希望大家在做檢查時都抱有一個良好的心態,得到一個好的結果,擁有一份好心情。即使結果不太理想也沒關系,能得到專業的、個體化的治療也是一種幸運。